12月18日下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0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重庆市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的请示,同意设立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这是全市第四个综合保税区,也是主城之外第二个综合保税区,涪陵正在按照一年内封关运行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发布会现场 重庆涪陵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杜海波介绍,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位于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紧邻长江黄金水道,与重庆枢纽港龙头港隔江相望,周边有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的物流通道,具备“铁公水”多式联运的成熟条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涪陵综合保税区整体鸟瞰图 涪陵区供图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面积为1.8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围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包括2730亩的场平工程、12公里的巡逻道、四栋共6万㎡的标准化厂房、五栋共6.6万㎡的保税仓库、4500㎡的查验仓库和管理用房、2万㎡的综合办公楼以及卡口、围网、信息化系统等建设任务。 目前,规划区内一、二期的征地拆迁已全部完成,一期场平工程已经完工,一期1#、4#两栋共2.3万㎡的保税仓库、1#、2#两栋共2.4万㎡的标准化厂房已完成封顶,一期1.6公里道路建设、10.4公里的路基土石方施工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约8.4亿元,以及卡口、围网、信息化系统、综合办公楼等工程将于12月底开工建设,所有工程都将在2019年9月之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确保如期接受检查验收和封关运行。 杜海波表示,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将依托千亿级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3+2+3”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产业,着力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开放口岸、重庆重要的食品医药进出口加工基地、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此外,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正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签约项目总投资37.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24亿元,可实现年进出口额14亿美元,在谈项目总投资2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12亿元,可实现年进出口额12亿美元,其入驻项目主要涉及食品加工、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家居、跨境电商、总部结算等产业领域。 据了解,涪陵综合保税区封关后,货物也都将实行海关监管。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监管和服务上,将不断总结推动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将重庆海关推动重庆自贸区发展第一批27项支持举措中,企业获得感较强、监管成效良好的13项支持举措在涪陵综合保税区推广。同时,还将实行7×24小时通关制度,满足企业货物全天候进出综合保税区的需要。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陈英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